秦桧跪像为何被视为一对夫妇?唯一原因让她备受唾弃

秦桧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宰相,其所作所为备受争议。在杭州的灵隐寺内,有一尊描绘秦桧和他的妻子的跪像,被人们认为是一对夫妇。然而,这对跪像却是如此备受唾弃的原因在于,秦桧因为其投降金国而被视为叛国贼,导致其和妻子在历史上被贬为叛国夫妇。

在历史的长河中,一些人物因其罪行或遭遇而被世人所诟病。秦桧夫妇就是这样一对令人痛恨的夫妻,他们的雕塑跪像散布在各地,其中妻子王氏更是一丝不挂,引起后人无尽的愤怒和嘲讽。究竟是什么原因,让这对夫妻备受万民唾弃?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?让我们一一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。秦桧跪像为何被视为一对夫妇?唯一原因让她备受唾弃一. 秦桧跪像之谜:宰相夫人为何裸体?

在杭州的岳祖庙内,沿着青石板小路一直向前走,就能看到一组雕塑:一男一女双双跪地,男子衣冠楚楚,面目狰狞;而女子则全身赤裸,上身袒露,惹人侧目。这对雕塑形象极为怪异,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观瞧,纷纷猜测其中缘由。

原来,这对雕塑正是南宋末年臭名昭著的宰相秦桧及其妻子王氏的塑像。在古代,为臭名昭彰的奸佞小人塑像是一种常见的惩戒方式,以示警世。但为何秦桧妻子王氏的塑像却是全裸模样?这其中另有蹊跷。

除了杭州,在安徽淮阳的太昊陵内,也陈列有一对秦桧夫妇的塑像。二人同样双膝跪伏在地,但王氏依旧是袒胸露乳、全身赤裸的模样。因为太多游客对这尊雕塑拍打抚摸,王氏塑像的双峰和下体都已经被磨得光亮如镜。这等有违传统礼教的雕塑,实在令人啼笑皆非。

二. 南宋权臣秦桧:从抗金英雄到遭人唾弃

秦桧原是南宋抗金名将,其祖籍杭州钱塘。年轻时,他参与过多次抗金战役,立下无数功勋,被视为救国英雄。彼时朝野上下无不对他钦佩有加。

然而命运洗牌,徽宗、钦宗相继被金人掳走后,秦桧逃离金国,重新加入南宋朝廷。从此他在朝中权力渐渐膨胀,最终被宋高宗任命为宰相,掌控全国大权。

作为宰相,秦桧本应为国家社稷尽忠,却不曾想他和妻子王氏专权腐化,变本加厉,行为日渐傲慢。二人狼狈为奸,对权力的渴求已经超越了一切。

秦桧任内最为臭名远播的,莫过于诬陷忠臣岳飞谋反的罪行。岳飞是南宋抗金的重要将领,曾多次率军大败金兵。但秦桧为了独揽大权,对岳飞暗地诬陷,终令高宗被迫将岳飞下狱。

在押狱中,岳飞遭人虐打,最终被迫自杀身亡,年仅39岁。岳飞之死引发朝野哗然,执政多年的秦桧也从此成为万人唾弃的对象。后世有诗咏叹"使臣何辜死牢狱,宰相岂期祸万年"。

秦桧死后,宋孝宗为彰显抗金决心,将岳飞平反,追谪秦桧为"缪丑"。秦桧的王爵被剥夺,子孙也无缘继承家业,从此一蹶不振。甚至民间流传"油炸桧"的习俗,做成秦桧形象的面团投入热油锅炸,以泄愤忿。

从抗金英雄沦为昧良心的奸相,秦桧的一生如同梦游,最终遭人唾弃、子孙蒙羞。他的下场无疑是暴虐者应得的恰当惩戒,警示后人不可重蹈覆辙。

三. 王氏助纣为虐激起民愤

秦桧行止卖国,罪不可恕,而其妻子王氏更是酷吏之尤,实乃千夫所指。

据史书记载,在诬陷忠臣岳飞之事上,王氏可谓是策动的幕后黑手。绍兴十一年,秦桧见岳飞声威日隆,心生嫉妒,遂诱使奸佞小人对岳飞进行构陷。高宗虽对岳飞颇为器重,但终因秦桧百般诳言而被蒙蔽,下令将岳飞和儿子岳云关入大理寺狱中。

当时在朝中有不少官员为岳飞的遭遇而大声疾呼,甚至连忠心存疑的韩世忠,也亲自去质问秦桧此事是否属实。秦桧当时慌乱支吾,说是"其事体莫须有"。令人没想到的是,正是王氏在一旁大声呼应道:"放虎易,捉虎难!"这句话引经据典,正是放任谣言不断发酵的明证。后人将此事戏称为"东窗事发"。

最终,高宗遭王氏等人的蛊惑和秦桧的进谗,下令将岳飞和儿子岳云处以极刑。忠臣含冤自尽,引发朝野哗然。对于王氏这个乱臣贼子的妻室,人们怀着无比的愤怒。

除了此事,王氏身世也颇有来历。据说她是宰相王珪的孙女,与词人李清照是姑表姊妹关系。不过李氏饱受战乱凌辱,生活艰辛,王氏却从未施以援手,反而与秦桧狼狈为奸、作威作福,真是令人发指。

可见王氏这个妇人心狠手辣,不但纵容丈夫作恶,更是亲自参与其中。所谓"助纣为虐",正是此女人的写照。后世遂以剥夺她的衣物形象,雕刻其裸体跪像,表达对她的不齿和鄙夷。

四. 诅咒之雕像背后的惩戒与警示

秦桧、王氏昌侈腐化,欺压百姓,勾结外族,种种罪行令人发指。在朝野上下人人唾弃之下,为了警世后世,遂有人将两人雕刻成跪像,以示惩戒和警示。

关于这组跪像的创作,流传着两个不同的说法。一说是在绍兴十年,宋孝宗为了平复岳飞冤案,下令在嘉兴故城所在地建造岳飞庙,并在庙内塑秦桧、王氏的跪像,使人瞻仰以儆效尤。

另一种说法则认为,秦桧过世后三年,群情激愤的百姓自发雕刻了这对丑陋的跪像。他们将夫妻俩衣衫不整、狼狈不堪的模样刻画在雕塑上,以泄民愤。其中王氏一丝不挂的造型,正是这个助纣为虐、贪婪无度的妇人应有的下场。

无论孰是孰非,这对跪像一经问世,便在民间广为流传。除了杭州、淮阳两地,其他如扬州、镇江、南京等地也陆续出现了类似的秦桧夫妇雕塑。远至北方一带,亦有秦桧雕像被摆放在街头,任人围观辱骂。

对于当时愤愤不平的百姓而言,这等形式的惩处未免有些过于直白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,它恰恰折射了民间的强烈愤懑和对奸佞小人的深深不满。百姓通过这种方式,发泄了心中的怨气,也警示着后人不可重蹈覆辙。

在历史长河中,作奸犯科的亦不乏其人。但秦桧、王氏二人最为罪大恶极,遗臭万年。雕塑跪像的出现,正是这对夫妻罪行的写照,也是后世子孙前车可鉴的极佳教材。这种非传统的惩戒方式,虽看似简陋,却足以见其威力至大,足以令人警醒。

五. 百年沉浮间的跪像传奇

跪像自问世之日起,便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传奇。纵使时光飞逝,这对夫妻雕塑却始终屹立不倒,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。

绍兴十三年,宋孝宗为了彰显岳飞的忠勇,先是将秦桧的王爵剥夺,并下令在杭州府建造岳飞祠,将秦桧夫妻的雕像安放其中,以作永世的惩戒。祠堂伫立至今,香火不断,虔诚的人们仍会前来瞻仰雕塑,怀念忠烈先贤。

万历年间,淮阳知府亦在当地太昊陵内塑有一对秦桧夫妻雕像。由于塑像的出现地是宋理宗赵昀的陵墓所在,因此被指是宋室子孙所为,意在扬忠正气、鞭挞奸佞之辈。时至今日,这两尊雕塑依旧巍然屹立。

除了杭州和淮阳两地,其他地方亦多有秦桧夫妻像的踪迹。抗战时期,扬州文庙内曾发现过一座秦桧跪像。至于南京方面,早在明代,当地官员就将一尊秦桧雕像立于路旁,供人观瞧。据说这尊塑像周身满是泥浆,模样极为丑陋。

就连北方地区也曾出现过这对夫妻的塑像。明代御史张时臻坦言,当年北平街头就立有秦桧雕像,被指为"阎王狱卒"。雕塑上满是污浊之物,表明当时老百姓对奸相的痛恨程度。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雕塑久而久之竟被当地人们视为"施主公"供奉起来。

历经数百年的沧桑更迭,如今能够见到的秦桧王氏的塑像为数不多。然而,它们依旧矗立在那里,提醒后人 ——唾弃奸佞小人的罪行,发扬岳飞那种忠勇正气,才是千古不变的人生箴言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