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仅十九岁的王昭君为汉匈民族和平作出了什么重大贡献?

十九岁的王昭君为汉匈民族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。她作为汉文帝刘恒的皇后,通过自己的智慧和魅力,成功化解了匈奴的威胁,促进了汉匈两族的友好交往。她的出嫁不仅巩固了两族之间的关系,还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传说。王昭君的贡献被後世称颂,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立下了典范。

本文系作者萌小神兰兰独家原创,未经许可禁止转载。

为汉匈民族和平作出重大贡献的王昭君,嫁到匈奴时,还只是个十九岁的小姑娘。之后她一辈子共嫁了两个丈夫。第一个丈夫呼韩邪单于,在和她结婚不到两年后,生了一个儿子后即于前31年过世。此后她又按照匈奴人“夫死妻其长子”的习俗,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,并与他生有两女。她的儿女后人,一直是匈奴内部重要的亲汉力量。汉朝中后期担负“和亲”使命的女子,还有前101年远嫁西域乌孙国的解忧公主。

年仅十九岁的王昭君为汉匈民族和平作出了什么重大贡献?

王昭君剧照

比起王昭君的宫女身份来她却是个根正苗红的皇族,却也是“罪犯后代”。她的全名叫刘解忧,祖父就是在“七国之乱”中扯旗叛乱的楚王刘戊。汉朝中后期有个规矩:犯罪的皇族,其家属女眷,必须要承担为国家“和亲”的重任。因此在她二十岁那年,汉朝将她赐婚给了乌孙昆莫(国王)。而她的丈夫,这时却刚丧妻,死掉的老婆,就是之前汉朝另一位和亲的公主——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。解忧公主的使命,也绝不仅仅是嫁个老公这么简单。

七国之乱绘图

乌孙国是西域的大国,也是汉朝在西域的重要盟友。巩固与乌孙的关系,对于西汉抗击匈奴的大业来说,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。但解忧公主的运气极差,她嫁到乌孙国后的最初几年,正好是汉武帝晚期对匈奴战争连遭三次战败的时候。战场上不给力,解忧公主的压力也自然大。偏偏这时候的乌孙国,也和匈奴联姻,匈奴也把公主嫁给了乌孙国王。她和匈奴公主两人,分居乌孙国的左右夫人,她的身份,仅比匈奴公主高一点儿。一场既为争宠也为国家利益的宫廷争斗,在乌孙王宫持续了多年。

解忧公主剧照

而解忧公主的肚子也不给力,嫁到乌孙后相当长时间里,她居然都没有生下子嗣。对于一个孤身在西域的女人而言,她面临的局面是非常凶险的。解忧公主最终在乌孙国站住了脚,她凭借的是她卓越的行政能力。她的丈夫昆莫,与她结婚的时候,已经是个高龄老人,军政大事早就力不从心。趁此机会,解忧公主施展自己的手段,积极介入到乌孙国的内外政策中。她比较成功的一个做法,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展现自己。每当乌孙发生水旱灾害的时候,解忧公主往往会在第一时间,勇敢地出现在灾害现场。

旱灾

不但访贫问苦,赈济灾民,有时候还不顾危险冲在抢险的第一线上。她在乌孙国内的民望,也从此节节飙升。而她实际的工作更是建树颇多。在她的力主下,乌孙开通了连接中亚的贸易通道,其商路直通到地中海沿岸。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,其实是在她的主持下走向了成熟。这些卓越的工作成就,也令她最终压倒了匈奴公主。而后,她为乌孙国国王相继生下了三子两女。她的长女名弟史,还曾被她派回长安学习中原文化。学成回家的路上途径西域龟兹国,弟史与龟兹国国王一见钟情,从而喜结连理。

丝绸之路绘图

这段爱情的另一大意义是,为了讨弟史欢心,龟兹国国王甚至下令,都城的宫殿,都要仿照汉王朝长安皇宫来建造。这是汉民族建筑文化第一次传入西域大地。嫁到乌孙国的解忧公主,还曾经面临过人生一次异常凶险的生存考验。前74年,趁汉昭帝病危的机会,匈奴大举在西域集结重兵,叫嚣要乌孙国把解忧公主交给他们处置,否则就要大兵进犯乌孙国。消息传来,整个乌孙国炸了锅。担忧匈奴来犯的乌孙王室,甚至一度要答应匈奴的要求。但这时候年近五旬的解忧公主,已是一个异常成熟的政治女强人。

汉昭帝剧照

她临危不乱,在自己以及整个乌孙国生死存亡时刻,先是联络乌孙国的亲汉大臣,主动抵制匈奴的威胁。另外她致书长安,请求西汉王朝出兵增援。令人寒心的事情发生了,面对解忧公主的求救,以及这件事关汉朝抗匈大业的重要事件,汉朝政府上下,居然接连两年没有反应。一群高官们只忙着谁当皇帝的问题。幸亏这时解忧公主的小儿子大乐已经是乌孙的知名战将,手中掌握军队,才暂时保住了解忧公主。那些日子里,解忧公主本人更是衣不解带,与儿子一起四处巡查军队,部署防御。

参考资料:

·《汉书》

·《丝绸之路》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