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皇室传奇:孝庄太后与慈禧太后的生平经历

清朝历史上,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是两位备受争议的女性皇室成员。孝庄太后身世卑微,但她凭着聪明才智和勇敢果决的性格,成功成为清朝后宫中备受宠爱的贵妃和太后。而慈禧太后则以其权谋和残忍著称,她在清朝晚期执掌朝政,纵容宫廷内的腐败与弊端,被后人视为封建专制的象征。两位太后的生平经历充满传奇色彩,让人们对她们的评价褒贬不一。

清朝的兴起和衰败都离不开女人,兴起离不开孝庄太后,衰败离不开慈禧太后,一个在前,一个在后, 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孝庄太后经历过三个皇帝的时期,皇太极,顺治帝,康熙帝,分别作为妻子,母亲,奶奶的身份出现,用自己的一生来辅佐这三代帝王来统治大清帝国。

清朝皇室传奇:孝庄太后与慈禧太后的生平经历孝庄辅政三位帝王

1.皇太极时期:孝庄作为妻子,精心辅佐丈夫处理政务,内政上积极调节丈夫与多尔衮几位兄弟之间的关系,使的前清时期没有出现内讧风波,外政上,积极促使自己本家的蒙古科尔沁部来支持自己的丈夫,劝诫皇太极大力任用汉族文臣贤将,譬如说,劝降洪承畴。范文程等人。

崇德七年(1642)三月,清军在一次与明军的大战中俘虏了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,皇太极下令把洪押到盛京,派汉臣范文程等轮番劝说,洪承畴始终不降,要效仿南宋大臣文天祥杀身成仁,此时的皇太极一时难以下决断,看到洪承畴这样不识时务,心中已有杀心,此时,孝庄刚好看到,便自告奋勇,自己前去劝降

洪承畴,孝庄“以壶承其唇”,一口一口给他灌下人参汁,动之以情,喻之以理,经过数天的努力,洪承畴动摇了,投降于清廷,(洪承畴降清迫于三点,一是看到明朝已经腐败不堪,灭亡是早亡的事情,二是看到袁崇焕的下场太过悲惨,有前车之鉴,自己不想做第二个袁崇焕,第三,被孝庄的放下身段的举动感动)

2.顺治时期:皇太极英年早逝,此时的顺治帝赢弱,在对外上有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小朝廷还要应付,对内,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对皇位一直虎视眈眈,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夹缝下,孝庄母子两在寻找一个平衡点来生存下去,

孝庄太后迫于压力,找到了一个平衡之法,那就是封多尔衮为摄政王爷,给以实权,(这么做,一是平复了多尔衮想当皇帝的内心,他做皇帝也是为了享受大权在握的感觉,他现在做了摄政王,权利到达顶峰,顺治皇帝又是一个空架子,所以就没必要篡权当皇帝,二来还要依靠多尔衮对内威慑群臣,对外带兵打仗平定李自成和南明朝廷,三是孝庄知道自己母子二人现在孤儿寡女,是斗不过这些人的,所以现在只能隐忍,慢慢壮大自己,以待时机。)

其中有一段野史,说孝庄太后为求母子平安,与多尔衮苟合,野史称之为“太后下嫁”,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《建夷宫词》有于太后下嫁这事也有记载:

但是个事只是野史,没有考察依据,但是孝庄和多尔衮确实最后达成政治默契,要不顺治皇帝不可能当皇帝当的这么稳。

3.康熙时期,少年时期的康熙要面对索尼、苏克萨哈、遏必隆、鳌拜等四位辅政大臣,此时的康熙还没有亲政,处处受制于这四人,少年康熙心中有怒气,但祖母孝庄教他在没有实力的时候学会隐忍,等待时机,果不其然,苏克萨哈和鳌拜两人发生矛盾,导致苏克萨哈被鳌拜处死。

孝庄又在这时刻让康熙娶了索尼的孙女,并立为皇后,这样使的索尼家和皇帝攀上了亲家,所以尽全力出来辅佐康熙,站在康熙这边,使的鳌拜做事有所收敛,孝庄这一石三鸟之计平衡了权利的平衡,很好的解决了这次危急。

每当康熙为难,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,孝庄太后都会挺身而出,用自己的大智慧解决这些问题。

孝庄归天后,康熙有语:

忆自弱龄,早失怙恃,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,鞠养教诲,以致有成。设无祖母太皇太后,断不能有今日成立。

清廷因为有了孝庄的力挽狂澜,才会有后面的“康乾盛世”,孝庄太后为这个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慈禧同样经历过三帝,咸丰帝,同治帝,光绪帝、分别以妻子,母亲,姨妈的身份出现,慈禧太后用自己的一生“夺权三个帝王的时期,霍乱朝政”,

1.咸丰帝时期,慈禧坏了清廷不许后宫干政的传统,坏了规矩,经常过问朝政,,在加上咸丰帝终日拥娇爱翠,莺歌燕舞,风流荒淫,国事尽托慈禧,慈禧开始批阅奏章。

她这种公然夺权有自己野心的成分,还有咸丰帝“半推半送”的成分在里面。

当时,南方的太平军兵临武汉,清军节节败退,随时都可能破城,告急的五百里加急奏报早已传遍京师,此时的咸丰帝正为此事心中烦闷,坐立不安,一时拿不定注意,慈禧早已听说了此事,便到咸丰帝的御书房里,问清原委,开始向咸丰帝建议,说大敌当前,要暂时抛弃满汉观念,大胆启用曾国藩的湘军,先处理完这次危急,以后再来剪灭曾国藩的羽翼不迟。

咸丰帝一听,幡然醒悟,下旨命湘军前往收复失地,这样,慈禧的的角色便从宠妃变为大清帝国的决策者,

古训有语:女人不能参与国事,否则就会霍乱国家,历史上的吕后,贾南风,武则天则是前车之鉴,而今日的慈禧夺权则是这种现象的延续,至此,慈禧开始了自己专权霸政的时代。

2.同治帝时期,咸丰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,慈禧联合奕訢发动政变,逮捕肃顺等八大辅政大臣,并立即处死。

此次政变发生在咸丰十一年,辛酉年,所以也被称之为"辛酉政变“,此时的慈禧年轻轻轻,但她以缜密的思维,发动了中外历史上罕有的宫廷政变,夺取了清廷的权利。

3.光绪时代,光绪皇帝艰难亲政,他与他这位姨妈慈禧太后矛盾重重,光绪皇帝效仿日本维新自强,发动戊戌变法,以求强国,强军,但是争锋相对的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,处死变法的戊戌变法人士,将光绪皇帝囚禁,第三次夺取清廷最高权利。

清廷在慈禧太后这三次”夺权“的行动下,已经毫无生机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