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苞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军事统帅,他的死引发了诸葛亮极度震惊的真正原因,揭示了这位伟大智者的内心世界。传闻中,张苞的死因是因为中毒身亡,但真相却让人匪夷所思。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将探讨张苞的重要性以及他的死亡背后隐藏的秘密。
#历史开讲#在三国演义中,诸葛亮给大家的印象一直 都是料事如神、沉着冷静、谨慎。无论多难的问题到了他这里,都能轻松应对。但是在北伐时,一件事情却让诸葛亮乱了阵脚、失了分寸,他得知消息后,竟然放声大哭,口吐鲜血,昏倒在地上。究竟是什么事情,能让诸葛亮如此呢? 三国演义是这样描述的:却说孔明收得胜军马入寨,又欲起兵进取。忽报有人自成都来,说张苞身死。孔明闻知,放声大哭,口中吐血,昏绝于地。众人救醒。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。

让诸葛亮昏厥的事情便是张苞的死,那么张苞是什么人呢?张苞在刘备集团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?张苞对于蜀汉究竟有多重要呢?为什么他的死能让诸葛亮吐血晕倒呢? 张苞是张飞的儿子,在三国演义中,张苞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。
张苞戎马一生,大大小小的战争经历过十余次,斩杀敌将四人,活捉一人,对于新时代的蜀汉将领来说,他的战绩是很好的,并且他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,诸葛亮有意将其培养成三军主帅,只可惜他死的太年轻。
三国演义中张苞第一次出场是在张飞去世不久。刘备率军伐吴,张苞和关兴都想做三军先锋,于是决定比武夺帅,张苞接连射了三箭,都正中靶心,由此可见,张苞箭术之了得。最终,刘备让张苞担任了伐吴先锋。
界口之战,张苞和关兴主动出击,东吴则派出两位号称万人敌的将军谢旌和李异迎战。张苞率先出击,三十回合便击败了东吴大将谢旌,与李异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。
次日,两军又展开大战,张苞亲率军队冲锋陷阵,一矛便刺死了谢旌。随后吴军将领崔禹前来支援,被张苞埋伏的,张苞只一回合便将其活捉。 夷陵之战,吴将夏恂前来挑战,张苞一矛便将其刺落于马下。韩当、周泰见张苞如此神勇,惊慌失措的退至大军中,不敢应敌。就连刘备也夸赞张苞说:虎父无犬子也。
凤鸣山之战,赵云中计,被夏侯楙团团围住,赵云几次冲阵,欲突出重围,结果都以失败告终,于是仰天长叹,难道我要命丧于此了吗?正值赵云命悬一线之际,张苞领兵前来救援,薛则前来拦截,结果被张苞斩杀。张苞杀出重围救下赵云。
综上所述,张苞虽然在新时代中锋芒毕露,但是比起父辈的武将还是要略逊一筹的。那么,为何其他将领去世的消息传到诸葛亮这里,诸葛亮却并没有表现得和张苞死亡一样伤心欲绝呢?为何听说张苞战死后,诸葛亮会吐血昏厥呢?
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,是以益州作为根据地,荆州作为桥梁,只要天下生变,便可从荆州和益州同时出兵伐魏,据隆中对来看,蜀汉需要占据荆州和益州,才可以一统天下。但是现实却和预想的大相径庭,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大意失荆州,致使荆州集团覆灭,蜀汉不仅仅失去了地盘还损失了关羽这员大将,可谓损失惨重。随后刘备为了夺回荆州发动夷陵之战,但是天不遂人愿,最终刘备兵败夷陵,蜀汉精锐也几乎命丧于夷陵之战。夷陵之战后,蜀汉势力急剧下滑,老一代的猛将死得死,老得老,急需中生代补齐空缺,可中生代几乎命丧夷陵之战,新时代又没有发育起来,可以说蜀汉后期完全靠魏延一人苦苦支撑。
由此可见,属于新时代中的顶尖人物张苞就比较重要了,如果新时代不能很好的打怪发育,补全装备,出现无法补齐空缺的情况的话,蜀汉就会危在旦夕。而在蜀汉集团中,张苞可以说是难得的猛将,是新时代中的领军人物,能起到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。而张苞一死也势必打击到蜀汉的士气。
另外,张苞还是刘禅的小舅子,张飞和张飞的儿子都是皇亲国戚。掌握军权的人一般都是皇帝非常信任的人,而张苞特殊的身份也决定了他一出生就会收到信任。张苞和张飞不同,张苞体贴下属,有勇有谋,虽然还没有完全发育起来,只要慢慢培养一定能成为能征善战的猛将,成就也不会弱于张飞。
综上所述,张苞是蜀汉日后带领军队的不二人选,诸葛亮也是完全把张苞当做魏延的继承人来培养的。毕竟诸葛亮迟早会死,诸葛亮死后张苞等新时代中的佼佼者便成了撑起蜀汉的顶梁柱。也是日后蜀汉开疆拓土实现诸葛亮、刘备梦想的不二人选。也正是因为张苞的综合条件优异,诸葛亮非常器重张苞并且寄予重望。也正是因为这样,诸葛亮在听到张苞死亡的消息后才会吐血昏厥。